本內容由社企流提供
編譯:簡佩吟
編按:原文刊載於衛報(Guardian Professional),作者Cecilia Crossley為嬰兒服飾社會企業from babies with love的創辦人,全文以作者第一人稱口吻改寫。Buy Social為英國社會企業聯盟(Social Enterprise UK)於2012年開始的倡議運動,鼓勵消費者與一般公司購買社會企業的商品和服務。
這個聖誕節,我做了一個小實驗,試著只從社會企業店家購買聖誕禮物給親友。雖然最後沒買到童書和相框,我卻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可以從社會企業買到的商品這麼多!家人收到禮物的同時也認識到商品背後的故事與理念,而他們展現出認同與感動的態度,更讓我覺得這個「全社會企業製聖誕禮」的實驗真是做對了!
隨著社會對良心商品(buy social)的需求增加,消費者越來越能接受透過消費支持社會改革的營運模式,這個市場的潛力無窮!舉例來說,寵物食品公司可以回饋於拯救動物,童書出版社可支持兒童圖書館,幾乎每種商品都有創造社會影響力的方式。這些商品擁有廣大的消費者,而我也相信消費者願意透過購買貢獻社會影響力。
講到社會企業,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雇用社會弱勢族群並提供職業訓練的企業。這些工作整合型的企業的確非常成功,幫助許多受益者建立專長、改善生活。但是,社會企業並不只有這種型態,將商業獲利投入社會改革也是一種模式,甚至概念上更淺顯易懂並容易複製到許多消費性商品。
所以,為什麼慈善團體(Charities)不試著販售與其使命相關的商品呢?隨著人們倫理消費意識的高漲,這方面的市場需求一定不少。或許慈善團體向來被特別定位為接受捐助的團體,若投入商品或服務的販售業務會有風險,也會影響募款所得。雖然公司將其利潤捐助給基金會而發生虧損,如此可能會出現企業信譽風險,不過英國的純真基金會(the Innocent Foundation)已有成功處理的經驗:純真果汁公司(Innocent Drinks)曾因利潤捐助給純真基金會而有所虧損,但至今公司已捐給基金會超過五百萬英鎊,並維持財務公開透明。
根據「社會投資顧問」(Social Investment Consultancy)的調查,大部分的慈善事業家都樂於支持創造收益的活動。若慈善團體無法透過募資取得創投基金,也可以先用債權融資(Debt Financing)的方式,於日後再償還資金給投資者及實現社會效益。可見,同時具備「贊助」與「投資」概念的模式儼然成型,例如一筆借貸資金達成利息償還或滿足社會影響力的門檻時等同捐款。這種運作模式可吸引高資產淨值人士,並值得更多案例研究與債權融資分析以探討實際運用的方法。
善因行銷(Cause related marketing)在零售業已行之有年,然而未來,將獲利百分百投入於改善社會的企業有望成為主流,這種商業模式簡明易瞭、可規模化,也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商品與服務。期望日後有更多的新創事業採用這種模式,讓消費者可隨時隨地良心消費。
資料來源:
The Guardian: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buying social
Social Enterprise UK:Join the Buy Social revolution, says new animation
延伸閱讀:
「購買代替捐款」 首家公平超市開幕
不只是說說而已-「道德消費」這件事
購買良心商品的趨勢成為新商機
想知道更多社會創新請上社企流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