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於今年11月29日舉辦選舉史上首度的七合一選舉,包括直轄市市長、直轄市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其中以台北市長選情的討論聲浪最為熱烈,許多新聞台、雜誌、電子平台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民調供選民參考。在閱讀民調結果的數據時,你是否曾認真評估過其背後的可信度及資料來源呢?
民意調查背後的受訪者問題
民意調查的準確度由樣本的數量及品質決定,要如何在未能取得所有人的意見的情況下,反映出大多數人的意見,成為民意調查最困難的部分。一般而言,民調的隱藏性問題通常分為以下三點,並以台北市長選舉的民意調查來說明:
1.樣本數過少(Small)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年的資料,台北市20歲以上的人口約有215萬,然而,許多新聞台及電子媒體的民意調查樣本數僅介在1000~1200份之間,也就是說這樣的民意調查只代表了0.04%的選民意見,但由於新聞媒體總是利用大版面刊登或播報民調結果,中間選民因而受影響的程度可能更勝於選舉人上台辯論或登門拜訪,民調竟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
2.選擇地域過少(Narrow)
台北市行政區劃目前為12區,假使候選人提出對商業人士較有利的政策,商務來往頻繁的信義區和科技重鎮內湖區的人口就會有不同反應,若民調機構只選擇在信義街頭進行訪問和調查,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回饋,也較容易得到一致的答案,但同時也代表這份民調並未確實反映母體的意見,導致調查地區過度狹隘的問題。
許多民調會在調查結果下方附上「上述各項結果已針對受訪者性別、年齡、居住縣市、教育程度,進行樣本檢定與加權處理」的字句,但其中的調查區域和加權比數仍是未知,更嚴重的問題是多數時候,民眾並不會仔細查看資料來源和調查方式。
3.問題太困難(Difficult)
問卷問題的困難度也會影響民調的準確度。 「中央住宅法並未以弱勢群體為社會住宅的首要入住人選,與其他社會住宅營運良好的國家大為不同,你認為本次台北市長候選人除了提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否也應該提高給弱勢人口優先居住的比率?」這個問題包含的層面過度廣泛,每位台北市民對於社會住宅及相關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當有民眾回答:「恩…這樣聽起來,應該是要提高比較好。」就會被歸類成「支持方」,但在受訪者原先即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查結果其實不具任何意義。
導向型問題的迷思
上述提到造成民調失真的問題包括受訪者的數目、地域及問卷難度,事實上,問卷問題的設計方式更會直接影響問卷的準確度。
一般來說,候選人民調問卷會詢問:「你會把票投給XXX候選人嗎?」但如果某家民調機構刻意改成:「如果你知道XXX曾經嗑過藥,你還會投給他嗎?」不論問題內容的真實性,受訪者不但會因此對這位候選人產生不佳的聯想,甚至開始感到反感。身為選民,我們應該要更審慎地看待這類導向型問題,才不會讓問卷影響了內心對候選人的理性評估。
受訪者的潛在回應
除了以上潛藏在民調問題裡的陷阱之外,受訪者也可能因社會壓力而給出不同答案。由於人們通常都不想成為群眾中的少數意見,因此會回答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答案,沒人願意被社會認為冷漠無情、有偏見、具過度批判性或對特定群族有歧視,導致受訪者潛在的害怕心理也是民調不準確的原因之一。
為何還是要做民調?
看完之後,你或許覺得民調是一種沒意義,無法反映事實的調查,但為什麼每當選舉或活動時,還是有這麼多機構在做民調?
其實,就算民調有一定的偏見和問題,它還是能夠反映出某一群人在某一程度上的看法,甚至是社會大眾對一些政見或公共事務的情緒,這些反應將促進候選人們遵循民意,更有方向地擬定政策。
最重要的是,藉由民調,參與投票的民眾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聲音是被國家聽見的,因而更願意關心這片瑰麗國土上的大小事。在選擇相信與不相信民調之間,我們應該要知道是誰在問問題、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負責調查的機構為何,並且聽出問題潛在的陷阱或偏見,進而回答出你希望國家能聽到的聲音,這才是人們接受民調訪問並閱讀民調結果的正確方法,真正的民意也才能獲得傾聽。
本文獲TEDxTaipei推薦,原文於此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