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kegoodman@flickr, CC BY 2.0
本月是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紀念,也是深刻思考大風險的良機。
正如斯賓塞(Michael Spence)最近所警告的,國際秩序的安全赤字日益擴大,這反映出我們所具備的全球治理正在日益衰落,這一問題正在快速成為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一個世紀以前也是如此。
1914年7月30日,在斐迪南大公於塞拉耶佛遇刺五周後,奧地利軍艦開始炮轟貝爾格勒。到8月中旬,全世界都捲入了戰爭。四年後,當停戰協定最終達成時,已有2,000萬人失去了生命,而在短暫的停戰期後,爆發了更加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1914年8月之前的幾年中,直到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前,全球經濟表現相對來說相當出色:貿易在全球擴張,金融市場看起來十分健康,商界對政治問題不太關心,認為即便不是暫時性的也與商業無關。一場政治崩潰,把世界經濟拖入了可怕的三十年。
市場和經濟活動,可以壓抑大量政治壓力和不確定性,—直到國際秩序崩潰。比如,如今的經濟情緒十分高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5年世界經濟可以增長4%,世界各地的股市也紛紛上漲,道瓊工業指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但是,在過去幾個月中,馬航在東烏克蘭被俄羅斯導彈擊落,中國東海和南海的爭議島嶼緊張局勢升級,中東的亂局也在繼續蔓延。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進入了幾十年來最糟糕的階段,加薩半島平民大量傷亡,這些種種都可能刺激極端反應。
還有其他危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