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esus Solana@CC BY 2.0
戰勝年輕時的不安的方法——用心活在當下
B是一個傳奇式人物,他剛進公司時只是普通員工,現在卻成了這家中型企業的社長。見到他的時候,我猜想他20歲時應該是這樣的:「以優異的成績從一流大學畢業,然後順利進入大企業,以超快的速度晉升,然後實力得到認可,被高薪聘到現在的公司,最後就坐上了現在這個位置?!」然而,和我想像的不同,他二十幾歲時走來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倒閉,有過一段前途黯淡的失業者經歷。
「那時我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維生,所以搬到了一個像地下室的房子裡。那個房子一到梅雨季就浸水。走進被水泡過的家裡的心情,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明白的。在那之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每年都浸水的地區還會有人住,在那之後我就明白了。都是因為沒錢啊,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對於自己戰勝對未來不安的經驗,他是這麼說的。
「說不會感到不安是騙人的。但是,我沒有被不安擺布。我曾經在某本書裡看過一句話—『用心活在當下』。我就是這樣生活的。與其想明天該怎麼辦,總是擔心以後的事情,不如就只想著今天,認真地過好今天。於是日復一日,自然就有了結果。」
雖然說法不同,但阿爾法男(意旨在群體中居重要領導地位,一切事物都在掌握中的人)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大都是和B相同。很多人以為阿爾法男們都是一開始就制定遠大的計畫,然後按照計畫周密地行動。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沒有想太多,只是專心在眼前的工作上,然後就一步步地走到了現在」。
二十幾歲是人生最茫然的時期。我自己也是,雖然有經歷過比二十幾歲更不幸的時期,但還沒有比二十幾歲更茫然的時候。很快找到工作或找到自己的路的朋友們穩定下來,固然令人羨慕,但二十幾歲本來就是安定不下來的時期。他們雖然看起來牢牢地扎了根、毫不動搖地走著自己的路,但他們的心中一直在沸騰。幾年以後,他們中間有幾個人還在現在所在的地方做著目前從事的工作呢?
向我傾訴煩惱的年輕人中,不少人從事很穩定的教師工作心裡卻很茫然。有的人當了老師之後發現教育小孩的工作很沒有意義,眾多雜務纏身也很痛苦。他們雖然想趁現在嘗試走別的路,但在就業市場低靡的狀況下,又不捨得輕易放棄這個很受偏愛而且門檻較高的職業。於是,懷著矛盾的心裡,依然守著這個位置。
二十歲的安定感不是來自於處境。二十幾歲的人缺乏對自己思想的確信和才能,就像在狂風暴雨的大海中飄搖的小船一樣。安定感反而源自於自己看待生活的態度。當你在船上被波浪折磨時,與其擔心大海茫茫,如果在這裡觸礁該怎麼辦,不如牢牢握住手中的槳,努力穩住船的重心。如果你像B說的一樣「用心活在當下」,認真過好「今天」,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就到達了港口。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