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親愛國小的小提琴計畫之所以不平凡,除了訓練學生、建立樂團之外,他們還準備用小提琴,拉拔一整個村。
帶孩子學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想辦法全面改變孩子原生家庭的體質,才能徹底拿掉禁錮偏鄉孩子的枷鎖。
「不是孩子要不要回來,而是村落有沒有準備好。」王子建說,要他們回來,環境卻沒準備好,這樣太殘酷,我們有責任把環境準備好。
門外漢,自建工藝教室
猛K三千頁原文書,
土法煉鋼製琴
王子建的「準備好」,是指親愛村將來能夠成為小提琴的故鄉,有製琴師傅、有產業、有弦樂團,有源源不絕想學製琴、拉琴的人,音樂才真正能在這生根,他們栽培出來的孩子回鄉有工作做,才有意義。親愛村村長洪文全也說,沒有環境,沒發展小提琴產業,「他們回來幹嘛?」
從外在條件來看,王子建的想法絕非空中樓閣,這個偏鄉確實有條件變成小提琴產業聚落。
楓木是提琴的關鍵材料,親愛村被奧萬大的楓葉林環抱,只要有人會挑、會養木,知道如何讓砍下來的楓木花五至六年的時間慢慢熟成,這個天賜的優勢,就讓這個偏鄉在提琴製作立了不敗之地。
此外,製作一個真正能擔綱演奏大任的提琴,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因為木頭會呼吸,會長大,必須一層一層上漆,一層乾了、再上一層,讓楓木與漆料合而為一,所以需要一個清靜的地方,真正能讓人靜下心來耐心製作。親愛村東依中央山脈,又位在濁水溪上游深處,雖近奧萬大,但離賞楓風景區還有一段距離,正是發展製琴Long stay(長住)的好所在。
心念一定,六年前,王子建開始從自建提琴工藝教室做起。
要開班授課得要做更多的準備,他先在亞馬遜網站陸續買下十幾本製琴英文書,總共將近三千多頁原文書,一頁一頁K,他英文不好,當年學業成績常墊底,只好一切從頭學起,透過查字典、問學校英文老師、Google翻譯,但專有名詞很多,連英文老師也不懂,他只好邊做邊猜,土法煉鋼。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
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