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盈貴文章-希拉蕊前外傳(XXX)
2015-01-27 17:17:44
希拉蕊前外傳(XXX)
誰說的?重大挫敗,對於人生,可以是補藥,也可能是毒藥-會讓人進入更大的空間-只是不知,前進,還是後退?
關鍵因素,在於「我」,這個概念-當「我」非常強大時,人,一無所有,會感到無魂附體,就像稻草人,而灰心喪志;當覺察到「無我」,或是「大我」時,反了無牽掛,可以全力進取-
現在的歐巴馬就是這樣-
2015年元月下旬,歐巴馬走訪印度,莫迪親自在停機坪等候,並讓歐巴馬出席印度國慶的閱兵大典,當歐巴馬夫婦出現時,群眾熱烈歡呼…。
原先不結盟的傳統印度,如今選擇在美、中、印三角關係上合縱連橫,歐巴馬回饋印度的是,更大的禮物-解除對印度的核能限制,讓印度真正的進入世界強權的核能俱樂部。
歐巴馬說:這是美、印關係的新信任時代(era of new trust)-一個新世紀的來臨。
27日,歐巴馬轉訪沙烏地阿拉伯,哀悼阿布都拉國王-
2015年元月23日,中、美兩國最好的朋友-沙烏地第六任國王阿布都拉,駕崩,享年九十歲-
雖然他生前曾經非常惱怒,美國為什麼沒有推翻敍利亞的阿薩德政權,美國主導的伊朗核武計畫談判,以及美國不用足夠的力道對以色列施壓,而讓沙烏地的阿拉伯和平倡議(Arab Peace Initiative)-這項計劃獲得阿拉伯聯盟成員一致支持-主要是伊斯蘭世界與以色列之間在經濟、政治,及安全穩定關係的正常化,換取以、巴和平協議-基本上是一項全面性的區域和平計劃,功敗垂成而深感失望-
這是2013年底,當聯合國大會投票選出新的五個任期至2015年底的非常任理事國-奈及利亞、查德、立陶宛、智利以及沙烏地後-
原先舉國狂歡,後來,卻令人錯愕:宣佈退出安理會-所列舉的三項「檯面上」理由。
阿布都拉國王遺體隨即遵照穆斯林傳統,被抬到座落首都利雅德一處墓園,埋進沒有標記的墳墓。
伊斯蘭世界,遜尼派達80%,中心在利雅德;什葉派佔20%,主要在伊朗,以及敍利亞的阿薩德政權。
沙烏地阿拉伯屬於伊斯蘭遜尼派的哈比支脈,認為過度憂傷哀愁,接近盲目崇拜,違反教義。
猶太教、東正教也有這樣的傳統-探本溯源,本來一家;至於後來的仇恨,大多來自悠久漫長的歷史中蜿蜒曲折的誤解。
沙烏地是個年輕的國家-1932年後的沙烏地,其實已與1750年始建於阿拉伯半島中部地區的小王國完全不同-迄今最大連結,恐怕只剩阿布都拉,這個王室的姓氏-
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可蘭經,還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憲法-沙烏地保留著聯合國所反對的肉刑(截肢)與鞭刑,也是全世界迄今唯一禁止女性開車的國家。
從多變的角度看,1938年,在沙烏地底下所發現的石油,已經徹底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當年的利雅德,只不過是個荒涼漁村,現在卻是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一直到現在,沙烏地只有在2005年舉行過一次地方選舉,而,有投票權的,僅限於男性公民。
2005年8月1日,當時國王法赫德在首都利雅德醫院,以84歲高齡去世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阿布都拉,以及法赫德同父同母的弟弟蘇爾坦分別獲得王室支持-一個晉任為國王,一個成為王儲,卻埋下不定時炸彈-他們的父親,阿布都拉阿濟茲,也就是沙烏地1932年的開國者,娶過十幾個老婆,生下二、三十位兒子,在1953年去世。
之後,沙烏地的王位繼承,跟三千年前中國的商朝相同,基本上都是採兄終弟及的制度-由他的兒子們傳承,每人也幾乎都掌握一定實權。
因此當前的沙烏地王室,有點像七國之亂前的西漢王朝,是個壓力鍋;但王室,更恐懼的是民主-像伊拉克一樣,所有部落,各自成立政黨,然後國家亂成一團。
新王蘇爾坦,1935年出生,年近八十,曾經中風過-他是開國者阿布都拉阿濟茲最寵愛的兒子-二十歲就擔任首都利雅德的首長。
當年阿布都拉國王,在蘇爾坦成為王儲後,竟打破傳統-將他最小的弟弟穆克林-,推舉為第二王儲-
這個舉動,歷來,內外,眾說紛紜-中國的孔老夫子說:季孫之患,不在蕭牆之外-
或許那才是沙烏地2013、14之交,退出聯合國安理會的原因-王族的意見尚未一致。
阿布都拉國王謹慎的性格,非但穩住了國內政局,也備受西方世界推崇-
特別是美國-沙烏地是美國在伊斯蘭世界中最穩定、最強大,也是最友好的盟友-即使,有半數的穆斯林視美國為仇敵。
歐巴馬在追思阿布都拉國王的悼詞中提到:
「身為領導者,他忠於信念,而且充滿勇氣!」
這句話,歐巴馬百感交集,讓人聯想到他自己-
因為他才在上個禮拜,在國會山莊,參眾兩院的聯席會議中,意氣飛揚的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公然向共和黨挑戰-要對富人課稅,創造能讓中產階級獲利的社會!
他說:「我已經沒有選戰要打了…」
引起全體議員起立鼓掌,共和黨議員也傳出一陣笑聲,以為歐巴馬要說:「我的旅途即將結束…」沒想到,歐巴馬卻說:「因為兩次選戰,我都贏了!」換來民主黨議員的哄堂大笑。
然後歐巴馬說:在他執政下,美國的經濟,在全球景氣中一枝獨秀-
「我們走出衰退,比任何國家,都更有決定前途的自由…;但是,許多人的日子仍然不好過,所以,我們即將開展新的一頁-要打造中產階級經濟,讓大多數工作者,都能夠享受到經濟成長的甜美果實;要調高資本所得稅率,要阻止逃避遺產稅的法律漏洞,要確保富人公平繳稅-要將國家的增稅所得,拿來幫助中產階級,做為一般家庭的減稅優惠…。」
歐巴馬很清楚的告訴國會,不管你是誰,如果動用立法,要推翻這些政策,他會毫不猶豫的行使總統否決權。
歐巴馬的演講,充滿自信鏗鏘有力,伴隨著豐富的肢體語言,意氣風發。
即使共和黨,特別是其中茶黨的成員,恨得咬牙切齒,還是不得不承認它充滿理想、能夠激勵人心。
坐在歐巴馬講台後上方的是兩位大會主席-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拜登,以及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貝納-只見貝納板著臉,不容易看出心思,畢竟,他才剛在眾議院議長選舉中,被黨籍的茶黨背叛,差點陰溝裡翻船(跑了最少三十票)。
至於拜登,則一派輕鬆,頻頻向台下來觀禮的夫人送上飛吻。
歐巴馬之所以如此強勢,其實,用意有二:
其一是,自1848,馬克斯在巴黎發表共產主義宣言後,這個世界就被兩個主要的思想所佔領-社會主義主張財富重分配;資本主義則強調經濟自由-社會主義傷害了經濟自由,但資本主義卻傷害了窮人以及廣大的中產階級-這兩個想法一百五十多年來,一直向中間靠攏-一方面是追求平衡,另方面則是尋求人類最大幸福的公約數-特別是美國,特別是歐巴馬,特別是了無牽掛的此時此刻。
其二是:歐巴馬即將在2016卸任,他覺得他有義務,為民主黨開拓更大的空間,爭取百分之九十九的平民與中產階級的認同-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福祉-屆時,受益最大的,有可能是希拉蕊!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