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式的節制與理性》在李光耀逝世的中央醫院,民眾合掌表達哀傷,鏡頭外,法新社、路透等全球媒體蜂擁而來。 (攝影者.駱裕隆)
3月18日晚間10點出頭,手機螢幕陸續跳出新聞快訊:李光耀辭世,享壽91歲。愣了一下,腦中首先浮現的是高樓林立的商業中心、再來是想到就汗毛直豎的鞭刑,最後是身邊一個個跑去新加坡工作的朋友,以及他們那讓人驚豔的三倍高薪水。
然而光用「繁榮」、「守法」、「高薪」六個字就能總結李光耀的一生,我一個台灣八年級生,既不活在戰後建國的年代、又不是新加坡人,為什麼要在21世紀的現在,認識李光耀?
正當我在思索的同時,手機上的新聞快訊又迅速更正李光耀辭世是個大烏龍,新加坡總理公署發表聲明,李光耀還活著,但是remains critically ill。從這一晚開始,全世界似乎都警覺到該為強人的告別,做點準備了。
新加坡是否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好國家?
隔天中午,總編輯辦公室裡掀起一番論戰,一派的人認為新加坡雖然繁榮,但犧牲民主所換來的經濟繁榮,不是個值得學習的好國家,甚至懷疑沒有李光耀的新加坡,還能續強嗎?
曾待過新加坡的數位內容總編輯王之杰說:「以前我在新加坡的房東跟我說『在新加坡可以死掉,不能生病』,底層民眾其實有很多不滿的聲音沒有被聽到,李光耀之後的新加坡,根本看不到有向上的力量。」
然而另一派的人卻認為,李光耀所建立的不是政治明星才能領導的國家,而是一套就算沒有強人,也能讓新加坡持續運作、保持競爭力的穩固體系,這正是台灣最需要借鏡的地方。
在一來一往的辯論中,我突然想起前一晚跟《幹嘛羨慕新加坡》一書作者梁展嘉在電話中聊到,他為了孩子的教育,今年將舉家搬回台灣,作為一個周遭朋友紛紛往新加坡出走的八年級生,我很震驚到底是什麼樣的壓力,讓一個已經位居上層的菁英家庭,願意放棄10年積累回到留不住人才的台灣?他沈默了一下,最後告訴我:「多元與自由。」
第二天,我們飛往新加坡,當天晚上,第一代新加坡人代表:老盧,就給我震撼教育了一番。
年近70的老盧,是日軍撤退後的戰後世代,新加坡能從小漁村躋身經濟強國,這一輩的奉獻功不可沒。談起新加坡今日成就,老盧很堅定的跟我說:「亞洲我個人認為始終不能民主,所以這一點李光耀也很堅持。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島,我們連水都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吃的都是進口的,你可以亂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