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靠著打破藍綠,民調勢頭一路看好,只意味人們「並沒有愛上民進黨」。(柯文哲夫婦同台造勢/風傳媒宋小海攝)
「並不是說人們突然間就愛上共和黨了,這不過是對歐巴馬政府失了信心而已…」美國參議院共和黨的二號人物、來自德州的約翰.科寧(John Cornyn)在上周二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後,如此坦率陳述。這句話,某種程度可以做為此刻、或者月底九合一選舉開票後的分析。
從大氣候看,儘管所有數據都美國經濟處於二00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好,失業率降到六年來最低,相對於日韓歐洲,美國情勢好得多,但歐巴馬政府和民主黨並沒有得到太多掌聲,數字無法反應在受薪階級的實質感受,反而加強對財富集中於少數富人的惡感;其他諸如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ISIS)威脅、伊波拉疫情、乃至史諾登事件……幾乎無一不遭致尖銳批評。
歐巴馬政府的處境與馬政府庶幾近乎之,歐巴馬的支持率創下卅多年來,總統在期中選舉支持率的倒數第二名(百分之四十二),墊底的是小布希在二00六年的百分之卅八;馬英九總統更慘,他的民調已經低到不知是百分之十八還是百分之八了。
從開年三月太陽花學運、內閣閣員頻出事(不是緋聞就是抄襲)、空難氣爆諸事不順、到食安風暴不歇…,勢頭顯然對執政者不利,儘管九合一選舉被定位為「地方選舉」,但無可避免地必然反應民眾對中央執政不利的情緒。加上選後,二0一六總統大選幾乎無縫接軌就要上陣,選票扳不到中央執政,至少地方執政換軌的情緒,必然濃烈。
但是,套句約翰.科寧的用語,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非常清楚,「人們並沒有愛上民進黨。」就像美國選民對共和民主兩黨惡鬥,整體情緒都極為負面,加上台北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從選戰伊始,柯文哲就認定非跳脫藍綠框架不可,直到電視辯論會,他公開宣示,選後絕對不加入任何政黨,他的市府首長一概退出政黨(活動),此舉既是向藍營選民掛保証,然而,綠營支持者見柯文聲勢大好之際,或許不能不警醒:柯文哲若因此聲勢愈好,反而愈表示人們對民進黨愈保留,願意靠向柯文哲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和民進黨有距離。
柯文哲堅持與民進黨有距離,依據是非如此不足以打破選民結構,道理是大氣候民意對兩黨俱厭煩,他可以為藍為橘為(泛)藍站台,但婉謝綠天王為他站台,所有選舉策略和戰術思考絕不跟著民進黨思維走,成果是民調一路領先迄今,但仍未突破所謂「民進黨的民調屋頂」,即使辯論會後普遍認為他的遠超過對手連勝文,但各家民調支持度還是在四成到四成五之間;同樣的,連勝文持續低迷,仍在二成到三成之間。
這樣的民調結果,讓綠營支持者仍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綠歸隊了,但二到三成不表態的民意中,是否果然藍大於綠,而最終是否依舊歸隊?所以,柯最後以些微票差(百分之二到三)落敗的危機感仍充斥綠營,但柯文哲堅持解構藍綠,即使自陳墨綠都是為了幫藍營講話,比方說證明連槍傷為真、證明趙建銘墮落該批…,這都還是向藍營喊話之舉。
相對的,連勝文選舉走到最後二十天,不要說挖綠營的樁,連固藍營的樁都力有未逮,新黨自己都分裂到連柯兩營,親民黨不表態,但國民黨不是沒氣度就是沒能力拉攏,以至於所謂的「藍營」七零八落,「團結」成為彼此心照不宣的隱痛,即使如此,連營還相信藍選民會含淚歸隊,所以反反覆覆在柯文哲到底是深綠墨綠上做文章,卻疏忽了,從台灣政治開放以來,所謂綠選民的移動性相對為低,國民黨卻一路分裂為新黨、親民黨、台聯、更甭提為數甚夥的無黨籍,連營靠恢復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的空頭支票想挽回所謂藍營的心,藍營之心還沒挽回,就先失掉中間選民的心,所謂「藍營歸隊」其實是雲裡霧裡的飄渺之談。
國民黨不信「中間選民」只信「藍綠選民」,其情狀和陳水扁打「中間路線」旗號當選,卻因為執政危機感而大打統獨牌和藍綠牌,結果中間路線成為笑話,執政八年沒有一次選舉可稱得上是勝選,最終再失政權;馬政府執政處境不利,學著扁政府愈走愈窄的辦法,結果不言可喻。
柯文哲的「重開機說」,不是讓台灣重開機,而是讓腦袋都壞掉的兩黨重開機。民進黨不用對柯文哲選情看好而高興太早,因為人們並沒有愛上民進黨;國民黨則要趕緊從藍營歸隊的夢幻中醒覺,因為人們真的已經不愛國民黨了──至少此刻。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網址。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